Sunday, July 20, 2008

大悲大愿超渡大法会

8月1日 星期五
9am洒净、上供下施、点灯、超渡及绕佛塔。
11am放生仪式
2~5pm诵持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圣号
7~930pm加持信众

8月2日 星期六
9~12pm洒净、上供下施、点灯、超渡及绕佛塔。
2~5pm诵持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圣号
7~830pm火供
10pm加持信众
8月3日 星期日
9~12pm洒净、上供下施、点灯、超渡及绕佛塔。诵持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圣号
2~5pm 加持信众

地点:马来西亚雪兰俄佛学社虚融讲经堂
LOT 145, LORONG LAXAMANA 2 1/2 MILE,
CHERAS KUALA LUMPUR


联络电话:6019-3286203 / 6016-2382183 / 6016-3751588

超渡名额:
个人: 马币10元
家族:马币30元

法会赞助:
个人: 马币10元
家族:马币30元
公司宝号:马币50元

台湾师兄们可以将超渡者姓名与供养金交于中心负责人。谢谢
详情请联络:苍萨祖古仁波切驻马电话: 6016-3894387

吉隆坡sherabray公布

Friday, July 18, 2008

目前苍萨仁波切与喇嘛扎喜已回到吉隆坡中心。8月1日,2日和3日将举行观音及地藏菩萨超渡法会。详情待续,谢谢。

Thursday, June 19, 2008

苍萨祖古经已抵达马来西亚马六甲州

Friday, May 23, 2008

苍萨祖古现在于马来西亚槟城州。近日将举行莲师财神及食子灌顶法会
5月24日~5月25日

BAROM KAGYU CENTER,
4 JALAN CANTIK SATU,
TAMAN PERUSAHAAH CANTIK,MK.14,
BUTTERWORTH.13400 PENANG.
(next to Mak Mandin Industrial Estate)

CONTACT FOR DETAILS: MR. CHIN: 012-4861916

Thursday, May 15, 2008

亟待重建的確林寺




目前蒼薩祖古在馬來西亞沙巴州弘法﹐將近日回到吉隆坡。

剛剛上傳了仁波切前世的寺廟﹔確林寺(Chogling Monastery)的一些照片
寺廟是由第一世蒼薩祖古噶久達美嘉措(Ngagyu Darmey Gyatso)所建立,目前寺廟迫切需要經費重建。

請大家來看看。


by Sherabray


 
 

Wednesday, February 13, 2008

蒼薩仁波切目前在尼泊爾的聯絡電話

蒼薩祖古仁波切目前在尼泊爾
Ka-Nying Shedrub Ling Monastery

聯絡電話是:+9779803646955

註:977是尼泊爾國碼
 
 
 

Monday, January 14, 2008

龍王寶瓶勝住供養大法會(馬來西亞)

龍王寶瓶勝住供養大法會
(Grand Naga Vases Consecration & Offering Puja)

主法:蒼薩祖古仁波切
時間:2008年1月18、19、20日三天
地點: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心

●修法完畢之龍王寶瓶將沈入海底,供養龍族。

供養龍王寶瓶之功德:

佛經中記載,大海中不光只有我們肉眼看得到的魚類,同時還有許多無形眾生,如龍族與各種鬼神等等。今日人類不斷從大海中奪取資源,未曾回饋,所以我們所修法供養的龍王寶瓶之中裝有各種珍貴的加持物、珍寶與藥丸,其意義是供養大海中的龍族,讓龍族身心安樂。

龍族喜歡清淨的環境,如果環境汙染了,龍族的身心都會不安,這也是世界上各種災難生起的原因之一。為了消除這些災難與疾病,在大海中供養龍族「龍王寶瓶」,是一種廣植福田,利益眾生的重要修行方式。因此,修法將寶瓶供養到大海中時,可以發願為了自己、親人、國家,甚至全人類,所有眾生,都能遠離各種天災人禍、各種痛苦的原因,並聽聞正法而離苦得樂,成就佛道。

●供養寶瓶費用:新台幣1400元
●台灣區意者請洽:郭旭洲0935-716201

Friday, January 04, 2008

2007捐款芳名錄

因為您的慈悲發心,所以蒼薩祖古仁波切得以安心辦道,弘揚聖教;雪域高原的小喇嘛得以持續接受教育,安穩修學。
感恩您的慈悲,仁波切深深祈願:

願三寶加持下,諸位大德福慧增長,所願皆成,吉祥如意。


2007年定期護持西藏昌薩拉朗寺小喇嘛芳名:

邱瑞招、陳進丁、陳伯軒、鄭麗貞、郭定昀
洪嫦妙、張淑瑛、陳世明、孫美玉、孫美珠
邱鳳月、王文華、鄭麗雲、蘇金蓮、蔡宗宏
郭川巖、林宏洲、黃 偵、俸智義、張均睿
郭水法、王錦雲、洪毓玲、陳月華、王羽甄
顏萬成、何明晃、尤水菊、范庭瑀、王俐穎
黃千佑、洪燕霖、鍾辰瑄、郭黃阿美
李秀枝、郭怡伶、潘麗祺、王芝安、王芝蘭
劉金枝、汪嘉慧、趙文華、夏林清、張榮文


  
隨喜供養芳名:

張美玲、林麗椒、鍾燦芳、龍騏鎂、徐偉樵
勞亦才(久久健康館)、孫美珠、李貴美
洪秋蘭、鍾尚義、鄒玉華、陳錦霞、王強民


2007年定期供養印度的西藏小喇嘛名單 (for札西諾布):

沈辛妮、鍾尚義、吳玉梅、沈麗娟、沈 陽
沈 陞、吳培倫、吳葶嫌、沈榮輝、馮愉萱
馮祥庭、馮至旋


志工人員名單:  

宋秀菊、周秀英、魏秀芳、黃金明、馮玉華
馮壽峰、陳進丁、鄭麗貞、郭黃阿美、徐展榮
郭旭洲
  

●以上資料統計至2007/12/14日止
●詳細捐款資訊請洽
 陳進丁師兄:0918-358345
 鄭麗貞師姐:0928-345136
 黃阿美師姐:0922-754966

Wednesday, October 17, 2007

台灣區捐款專戶

戶名:KARMA CHHOK (蒼薩祖古仁波切)
銀行:台北富邦銀行三民分行(總行代碼:012)
帳號:7 2 3 2 1 0 0 1 7 2 2 6 (共12碼)


大德若需確認匯款帳號、金額等詳細資訊,煩請聯絡志工:
陳進丁 師兄:0918-358345
鄭麗貞 師姐:0928-345136
郭黃阿美師姐:0922-754966

Monday, November 27, 2006

Who is not tormented by wealth?
Who dwells happily forever ?
All joys and sorrows undergo change
like summer and winter.

---Tsangsar Tulku



馬來西亞各中心地址

以下是蒼薩祖古在馬來西亞各中心地址

馬來西亞,吉隆坡中心
NO-228, Jalan Pandan 3/3A,
Pandan Indah Mukim Ampang,
55100 Selangor West Malaysia


馬來西亞,怡保中心
NO-507A, Leboh Bercham Selatan,
Taman Bercham Aman,
Ipoh Perak  Malaysia

 

Monday, September 25, 2006

興建中的閉關房--retreat center

寺中建築工程進度進行到閉關房的部分,預計興建40間閉關房提供僧侶長期閉關潛修之用。

Saturday, September 23, 2006

佛學院 --Institute


請按這裡!
蒼薩拉郎寺增設佛學院,預計招收50名僧侶,免費提供佛學教育,廣傳佛法。目前已近有30名學僧。

Friday, August 11, 2006

蒼薩祖古仁波切



蒼薩祖古仁波切 ( Tsangsar Tulku Rinpoche) 於1973年出生在藏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地區,出生時天空出現許多瑞相。仁波切稚歲便能辨識出上一世關房法器及日常用具,七歲時就能誦讀經疏,十三歲時,即修行閉關多達三年,閉關圓滿後擔任經堂裏的主持。仁波切多年專修密乘最深奧的經典,時值十九歲時,幾位尊者發現仁波切就是大修行者「納杰塔杰將措」(Ngakgyu Dargye Gyatso)的第四世轉世,受證坐床後即為「蒼薩祖古仁波切」。
  
求法心切的仁波切後來又繼續在尼泊爾學院、四川成都晉美彭措法王五明佛學院就讀。之後為了追求更深奧佛理、續佛慧命,仁波切辭謝了經堂主持的職務,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前往尼泊爾的噶寧寺院,追隨成就甚深、令眾人景仰的祖古烏金仁波切(Tulku Urgyen Rinpoche)研修許多深奧佛法經典。烏金仁波切是蒼薩仁波切的叔公,在1995年烏金仁波切為到訪的蒼薩仁波切所寫的介紹文字中,明白揭露了仁波切轉世所被賦予廣傳巴龍噶舉(Bamrom Kagyu)法脈的重責大任。
  
巴龍噶舉是藏傳佛教噶舉派之一支派,傳承保留者都稱之為「蒼薩」,其中修行證悟極高、證量極為殊勝的莫屬其米多吉仁波切 (Chimey Dorje Rinpoche) ,即為烏金仁波切之父親,也就是蒼薩祖古仁波切之曾祖父。因此目前仁波切肩負廣傳巴龍噶舉法脈、籌募昌薩拉郎寺重建善款、寺院僧眾生活資糧與僧眾修行教導之佛行事業重責大任,因而四處弘法、普利眾生,足跡遍達新加坡、台灣、馬來西亞、尼泊爾、中國。

Thursday, August 10, 2006

寺院重建工程



在1959年中共部隊進駐西藏地區與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的摧殘下,蒼薩拉郎寺建築及佛法僧眾的修學,皆遭受極嚴重的破壞,原址僅剩破舊精舍,內有寧瑪派和噶舉派的數十位喇嘛。1981年改革開放後,佛寺在仁波切的父親久美多吉仁波切(Gyurmey Dorje Rinpoche)苦心運作下,以極貧乏的資源修整過去遭破壞,已經不堪使用的寺院建築。

目前進行中的建寺工程極為艱困,建築材料、木頭、石頭需由犛牛由山下背負上山,用著很原始的方式建寺。整體建寺所需金額頗巨,依目前寺方的經濟並沒有足夠能力完全承受,因此建築材料只好依據所能負擔的能力慢慢的買進,其中還有必需支持付廠商的工程費用與工資。

蒼薩拉郎寺

2005年夏初的蒼薩拉郎寺

蒼薩拉郎寺(Tsangsar Lhalam Monastery)位於青海省玉樹州曩謙縣吉尼賽鄉,地處高山偏遠海 拔5000公尺以上之山嶺。佛寺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了,寺院週圍充滿著許多獨特而殊勝的象徵,分別代表著寂靜、懷柔、增長、威勢和綿遠流長的佛行事業,是一個無比殊勝的聖地,法脈將不間斷的傳承於後世。

寺院前身曾出現許多德高望重證得「虹光身成就」的修行大成就者,修持的力量猶如日光般的遍照藏區,擁有眾多真實修行的記載,昌薩拉郎寺因此而聲名遠播,成為藏東青海修行的重鎮。